在政府和業界的雙重推動下,云計算已經變得炙手可熱,成為新興產業中最熱門的領域。這說明云計算已經從“不知所云”到深入人心,同時也存在隱憂和困擾。其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:
一方面是對于“云泡沫”的擔憂。據有關調查,很多地方投巨資建成了所謂的“云”系統,但資源利用率卻不足20%,云計算中心成了形象工程,甚至成了變相的商業地產項目。云計算本身是一種綠色計算,不是比規模、比設備、比廠房,發展云計算不能變成簡單的圈錢圈地,而要盡可能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,將云計算產業落到實處,讓消費者受益于云計算。因此,云計算的創新應用,是云計算產業健康發展的試金石。
另一方面是云計算被作為萬能包裝過度渲染,仿佛什么都可以云化,在互聯網上什么都是云計算,以至于消費者和投資者常常困擾于對真“云”和假“云”的辨別。云計算的本質特征是什么?首先,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、大眾參與的計算模式,云計算的基本應用場景應該直接面向互聯網,所需要的資源不在客戶端而是來自網絡,即通過網絡提供企業和個人所需要的計算力、存儲空間、軟件功能和信息服務等;其次,云計算的服務一定具有較高的可伸縮能力,云計算的服務資源能夠隨著應用需求自動地動態調整,既能夠在幾分鐘甚至數秒之內,自動地增加服務資源的數量、提升服務能力來應對網絡的尖峰流量,又能隨著應用的減少,動態減少服務資源。
下一篇:成功關鍵:清晰你的建站目標
掃一掃 加微信咨詢